“烫嘴”的过桥米线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潘鹏羽(砚山县第二小学)
李思瑾(砚山县第二小学)
桂俊宇(砚山县第二小学)
辅导教师:
唐黔芳 谭美璐
蒙自过桥米线早已不单是一种美食,一种文化,更是云南的一张名片,同时更是红河州“三千四百年” 的品牌形象之一。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神态动作等的深入刻画,以过桥米线为主线把它独特的吃法,烹调过程的蕴含高汤中温度极高的科学道理,以及对人文性进行一番追索,用精彩情节向人们展开宣传。过桥米线正在得到传承并不断创新,这一张名片展开臂膀向全世界友人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222
少年侦探队之爆炸谜局
荣获奖项:2020年 一等奖
作品作者:
马景婷(庆来学校)
高韵涵(庆来学校)
董林昊(庆来学校)
辅导教师:
励晨杰 孙艳华
本作品讲述两位主人公遇到一起奇怪的爆炸案后,多方求证、层层剖析突发火灾的起火原因,最终找出幕后黑手,并将其绳之以法的故事。作品虚构故事,借助侦探剧推理局的形式,介绍了汽柴油燃点、干粉灭火器、粉尘爆炸、静电火灾等科学知识。故事情节扣人心弦,片中借由主角们的推演,生动地还原了起火的前因后果。作品揭示了汽车在加油时存在的如静电、明火等安全隐患,让我们了解了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
222
三鼠闹厨房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韩旭(砚山县第二小学)
周刘庭坤(砚山县第二小学)
范凌萱(砚山县第二小学)
辅导教师:
唐黔芳 张曜
在我们的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科学知识,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这一次我们在厨房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生鸡蛋被旋转之后内部的液体会因为惯性继续旋转;我们平时常见的紫甘蓝的汁液能让鸡蛋清变成蓝色,而柠檬汁又会让变为蓝色的鸡蛋清再次变为红色;纸能用来煎鸡蛋吗?!等等这些有趣的厨房趣事等待着大家继续探索发现。
222
神奇的水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郭馨禅(普洱市思茅区第四小学)
和烨卿(云南省思茅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和向东 和耀斗
作品主要研究水的碱性和酸性,以及植物中的花青素遇到水中的碱或者酸时各自不同的反应。
222
孔明灯的秘密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赵籽鑫(昆明市西山区昆湖小学)
邓皓月(昆明市西山区昆湖小学)
张思鹏(昆明市西山区昆湖小学)
辅导教师:
瞿丽萍 王宝健
作品中通过同学们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孔明灯为什么会升上空中,并引发思考。紧接着运用实验,探究了解了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的科学原理,并将科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中,找到了实际运用的例子(例如:热气球、制冷空调的安装位置等)。
222
铁精灵们的故事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廖志锦(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
解舒然(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
徐誉珊(宣威市双龙街道办事处第三完全小学)
辅导教师:
浦仕锟 宋雨洁
作品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引领:铁精灵们因为生出了小“痘痘”而变的忧郁,宋老师和杨博士通过一堂科学课,帮助小精灵们了解了自己生锈的现象,帮助他们解开了心结。
在微电影的故事情节中,老师和同学们研究了导致铁生锈的原因,学习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222
探索植物萎蔫的原因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王木子晰(庆来学校)
辅导教师:
陈萍
植物为什么会萎蔫?我通过观察凉拌洋葱的形态变化,提出植物为什么会萎蔫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借助显微镜对洋葱细胞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形态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当植物处在较高浓度的溶液环境中,植物细胞就会失去水分而发生萎缩,植物就萎蔫了;当植物处于清水中时,植物细胞又会吸收水分,变得饱满,植物就显得坚挺。后来我请教了学校的科学老师,老师告诉我:我所做的实验探究的是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生物学原理。
222
探索热在金属中的传递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李巨燊(弥勒市第一小学)
徐马拉雅(弥勒市第一小学)
赵宇馨(弥勒市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李长凤 陈娟
发现路边小冰箱里的冰棒用泡沫箱装着,没电也不会融化;爷爷家土木结构的房子冬暖夏凉。引起好奇心,从而通过实验探究热传递,发现热总是从物体温度高的一端传向物体温度低的一端。
222
我是小小设计师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马语辰(弥勒市第一小学)
黄玲溪(弥勒市第一小学)
马馨然(弥勒市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黄永丽 苏瑞
同学们午餐后在草地上闲聊,发现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塑料这种材料做的,并且知道塑料这种材料很难降解,有的几个月、几年甚至上百年都不会降解,孩子们根据科学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想到了把废弃的塑料回收再设计利用。于是设计了筷子筒、肥皂盒、小花盆的设计图,通过课堂学习的知识孩子们知道了塑料的特征想到了裁剪时要用到酒精灯火焰加热刻刀或用吹风机加热进行裁剪,最后设计出可再次利用的筷子筒、肥皂盒、小花盆。
222
吃中有科学
荣获奖项:2020年 一等奖
作品作者:
王政舜(安宁市第一小学)
张博涵(安宁市第一小学)
王一帆(安宁市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邱玉琼
作品重点启发小朋友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和观察,并且要勤学好问。本片开场以小朋友们一起吃饭,在喝汤的时候感觉盐不够,引发两个问题一是一颗颗的盐放进汤后为什么不见了?二是为什么每个人对盐的咸淡体会不同。通过向老师求教、做实验最终明白了溶解的相关知识。
222
流体压强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杨冰颖(富源县墨红镇中学)
田紫霞(富源县墨红镇中学)
施乔成(富源县墨红镇中学)
辅导教师:
吕静 赵旭礼
我们生活的大自然真的很神奇, 而科学是在这神奇的大自然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离不开科学意识的培养,这次活动让我们明白只要我们学会观察、思考、探究、实践,我们一定会从身边获得很多知识;作为青少年的我们是未来祖国的希望,是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222
“龙卷风一号”诞生记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李杭谕(庆来学校)
杨源(庆来学校)
辅导教师:
李鸿姝 赵云涛
作品探究了伯努利原理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及运用,高速流动的气流会形成负压,站在高速通过的高铁旁,人会被吸到铁轨上;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会被吹飞,而是会稳定的悬浮在空中,最后学生动手自制了简单的吸尘器。
222
双龙会—智斗牛博士
荣获奖项:2020年 一等奖
作品作者:
杨佳颖(宣威市双龙街道第二小学)
黄白梓宸(宣威市双龙街道第二小学)
陈一(宣威市双龙街道第二小学)
辅导教师:
耿星月 赵优
本片以“营救小美”为主线,讲述了四位小英雄与“牛博士”斗智斗勇,闯过层层关卡,成功“营救”出小伙伴的故事。全片巧妙地将“折纸载重”“点水成冰”等科学小实验融入剧情,充满科普性、趣味性、教育性,展现了新时代儿童少年勤于思考、学以致用的良好风貌和科学精神。本片制作精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原创科学微电影。
222
方向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蔡佳彤(安宁市第一小学)
刘怡伶(安宁市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邱玉琼
科学微电影《方向》主要研究了在自然界中如何辨别方向的问题,植物生在靠太阳,因为我国在北半球,日照偏南方的缘故,所以小朋友可以通过树木的生长、苔藓长在潮湿的阴面和蚂蚁洞洞口朝向等原理来辨别方向。
222
狗狗的使命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田锦芊(昆明市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杨笑苒(昆明市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郑力妤杉(昆明市呈贡区师大附属七彩云南小学)
辅导教师:
吴健 胡婧玉
本作品研究了为何一些人喝完酒后会性格大变,并说明长期或者过量饮酒会对身体有多方面的损害,尤其损害肝脏,使肝容易硬化,还会导致多发性神经炎、心肌病变、脑病变、造血功能障碍、胰腺炎、胃炎和溃疡病等,还可使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升高,甚至可以使人丧命。希望能够通过本部微电影可以让身边酗酒的人能够尽快戒酒。
222
一个人打点滴不怕不怕了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史贤浩(富源县胜境中学)
曹詹玉(富源县胜境中学)
张景森(富源县胜境中学)
辅导教师:
胡俊 温茜
本部作品研究了打点滴时,点滴液快没了时如何及时自动给病人和医生进行报警,经过初步的讨论和设计,决定使用开源的Arduino硬件来实现这个想法,于是就使用了2019年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赠送我校的“全国人工智能科普活动资源包Arduino套装”中的主板,一块扩展板,一个光敏传感器,一个光源。在实验的过程中,经过反复的程序调试,硬件结构框架的调整,成功的实现了打点滴时液面下降超过了安全范围的预警功。
222
坚硬如“纸”
荣获奖项:2020年 一等奖
作品作者:
虎桂林(富源县第六中学)
胡哲祥(富源县第六中学)
辅导教师:
刘九五
作品研究了如何提高纸的韧性的问题,反映了纸的松散纤维容易被撕裂,压缩使得它的结构变得紧密之后,纸的韧性得到提高得科学原理,运用了实验探究法和物理模型法,得出纸的韧性由它的纤维结构与受力决定
222
解密勤洗手戴口罩的重要性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王焓宇(安宁市第一小学)
程子咸(安宁市第一小学)
辅导教师:
侯开杰 邱玉琼
研究病毒传播途径与过程,反应了科学地预防与控制
222
备用钥匙智能收纳盒
荣获奖项:2020年 二等奖
作品作者:
蔡卓言(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校区)
宛泰霖(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校区)
辅导教师:
周开梅
忙碌的生活经常会导致人们忘带家门钥匙,这时家门口或小区物管处有一个神秘的钥匙盒子。一个看着普通但是充满神秘的钥匙盒子,这个盒子支持上千种密码,密码由声音、光线、颜色和触碰开关(单击,双击或长按)所构成。密码正确,盒子打开,自动弹出业主的备用钥匙。盒子利用声音、光线、颜色和触碰开关(单击,双击或长按)构成密码,总共有上千种密码可以设置,提出了密码的新概念。作者运用优必选机器人套件制作出了此盒子。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