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17日,2025年云南省“大手拉小手——科技传播行动”科普报告团巡讲活动在楚雄州圆满收官。此次活动由省科协、省教育厅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主办,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实施、楚雄州科协和楚雄州教体局协办。活动覆盖楚雄州10个县(市)20所中小学校,受益师生达1万余人。
此次活动,来自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的团长李承森教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孙莹、云南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邱文发、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讲师杨洋4位科普专家受邀参与巡讲。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在与专家的零距离对话中,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更点燃了内心对科学探索的炽热渴望。

李承森教授报告主题——《走进南北极 探秘冰雪世界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老科普团团长李承森教授以《走进南北极 探秘冰雪世界的故事》《吐鲁番的火焰山、葡萄沟与古代文明》为主题,用生动有趣的知识为同学们讲述了丰富的自然地理与生物知识,让大家直观领略了南北极的地理风貌、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演化的过程与特点,激发同学们心中的科学热情。

孙莹老师报告主题——《厚植家国情怀 弘扬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院老科协科普讲师团团员、中国科学院原北京综合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孙莹在主会场以“厚植家国情怀 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题,讲述了钱学森、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将自己毕生都奉献给祖国的感人故事,介绍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强调这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创建的辉煌伟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勇气,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邱文发老师报告主题——《博物馆视域下的云南民族传统科技》
云南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邱文发围绕云南民族传统科技进行了宣讲,涵盖了学习和传播民族传统科技的现实意义、民族传统科技大观园、云南的山水、云南的民族等多个领域,深入剖析了其中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智慧,展现了云南民族传统科技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与传承,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民族文化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之美。

杨洋老师报告主题——《无人机:从“会飞的玩具”到“空中多面手》
昆明理工大学民航与航空学院杨洋老师系统地介绍了无人机的构造、原理、使用场景,浅析飞控、导航、传感等关键技术如何成就其“多面手”能力。旨在打破青少年对无人机的刻板印象,展现尖端科技的实用价值与无限潜力,激发青少年对工程科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趣与探索欲,树立投身科技创新的远大志向。
来自楚雄州元谋县黄瓜园中学的学生感慨道:“非常感谢李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认识到科技的强大,老师结合亲身经历进行讲授,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开拓我们的眼界”。
本次活动是省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楚雄州科协、楚雄州教体局共同开展的科普月系列活动之一。通过“前沿讲座+沉浸互动”的创新模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课堂体验。还同步联动楚雄州、各县(市)科普大篷车开展进校园活动,联合社会资源“民进楚雄州委会”精准对接地方需求,确保了优质科普资源的高效下沉。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发挥“大手拉小手”科普主阵地作用,整合各项社会资源,联合各相关部门举办更多寓教于乐的科普活动,以科技之力赋能区域教育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贡献力量。
文章主题词:
2025年
云南省
大手拉小手
科普报告团
楚雄
活动
圆满收官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