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开先路 科学梦创未来

本文发布于:2021-07-28 来源: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

"不是杰出者才有梦,只有善梦者才杰出。”钟扬教授的话语至今仍回响在我的耳畔,用这句话来总结7月20日——7月26日七天的云大科学营之旅再贴切不过了。

7月20日,在王佳老师的带领下,来自滇池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10名学生到云南大学参加了高校科学营云南大学分营活动。七天里,同学们完成了许多从无到有的小目标:从初入宿舍的陌生到与舍友畅意谈天;从独自一人到集体前进;从听教授的讲座到集体讨论课题,完成一篇并不完美的报告;从生疏到熟练,从不会到会,从喊累到享受······吐故纳新,自省自律,自立自强,不断完成从无到有的突破。

此次科学营的主题是:神奇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大家首先进行团队破冰,把参加的60名营员先进行了分组,布置学习任务。接着在开营仪式的当天,“班主任”耿宇鹏老师还为营员们开设了一次主题班会:科学精神,播种未来。了解了科学营的目标:(1)不忘初心:体会前辈们的创业艰辛;(2)名家讲座:学习科学探索的精神;(3)动手探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4)增长见识:体验大学生活,开启人生规划。参加的七天里,同学们领略了生物多样性的风采。在云南大学科学馆大厅,营员们倾听了名家讲座:余迪求教授的“旱稻资源,大有乾坤”,知道了水稻和旱稻的区别,旱稻推广的优势,稻谷的芬芳仿佛吹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侯先光教授的“世界自然遗产——澄江化石”,让营员们了解了澄江化石群的发现历程和意义,揭示了寒武纪时期时存在物种大爆发的现象,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在参观澄江化石博物馆时,陈泰敏主任的讲座“让化石活起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的实践”,让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博物馆的建馆历程,还体会到了澄江化石群发现的重要性,进一步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刘煜教授的讲座——石头里的奥秘,以澄江节肢动物化石为例,让同学们了解到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CT等最新研究化石的技术和方法,拓展了视野。

七天里,同学们走进云大校园中,听学长学姐们为他们耐心讲解生物知识;走进重点实验室,亲自操作实践,了解最新前沿的实验技术和仪器;观察培养皿、显微镜里封存的微小生命,心跳也随它们的频率而震动;听吴教授介绍云大校园的会泽堂,致公堂,感受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在卢蒙教授的带领下载雨中参观云南大学呈贡校区,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和了解前沿知识:生态系统与碳循环;在澄江化石地,体验挖掘化石的艰辛与不容易,也有挖到化石的兴奋,懂得生命的视野中我们只是超越个体的渺小,只有不断钻研,才能在时间的沧海横流中熠熠生辉。

 

七天里,同学们不断探求真理,追溯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西南联大旧址和陆军讲武堂的参观中,同学们回望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听雨”的故事,回望一张张火腿椅,回望茅草屋上挂着的西南联大校歌,懂得了——乘风破浪,我们在一起,无问西东;在陆军讲武堂中,朱德和叶剑英等革命英雄的风姿,令同学们敬佩不已,“墨色轻染气节弘,隐约香更浓”,他们的朗朗清气,至今未曾消散,萦绕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中。

七天里,同学们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不易,同时也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友谊。一起感受大学校园生活:集体宿舍、一起就餐、出行的阴雨天里互相撑伞,走过一段路回头看看队友是否跟上;一起集体讨论课题,完成布置的任务:从问题的提出到一次次的否决、修改、再否决、再修改再到最终实验报告的完成,同学们经历了头脑风暴的洗礼,感慨到原来做科学真的是不容易啊!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份满意的报告,大家拼足了劲,积极参与,分工合作,合理发挥每一个营员的特长,认真而专注的投入让他们往往弄到了很晚,成为最晚一个回到宿舍的小组。看着他们从进入校园的时的彼此陌生到彼此熟悉,最终把团队合作的实践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带队教师的我为孩子们在短短7天里的快速成长而感到骄傲而欣慰。

云大科学营之旅虽已结束,但对于参加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追求真理,我们青年一代应向科研前辈们学习,在变化之中坚守,不断创新求解。用青春的态度聚焦单一的目标,择一路而行到底,希望孩子们以青春之蓬勃,挖掘生命之奥秘。趁青春,敢做梦,不忘科学营收获,继续奔跑在追梦路上!

文章主题词: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 云南大学分营
(作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