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走进北大,明天走进北大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暨北京地区科学营开营仪式、分营活动
本文发布于:2012-09-12 来源:

    2012年8月5日,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仪式暨北京地区科学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北京科学营活动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和9所高校共同承办。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田辉,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傅泽田,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和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程基伟,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谢辉,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张星臣,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马石庄,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夏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郑萼,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王乃彦、林群、王浚、戴汝为、吴岳良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汪懋华、洪涛、胡正寰,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300名营员和200名带队老师们参加了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由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宣布2012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启动。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代表北京科学营活动9所承办高校向所有来宾、营员和老师们致欢迎词。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代表主办单位致辞。10位院士表达了老一辈科学家对青少年营员的殷切希望,并将象征科学事业的接力棒交给营员代表。
    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代表41所承办高校宣读《高校倡议书》,向全国高校发出倡议: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整体科学素质,决定着我国长远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要把培养造就肩负国家科技发展和民族复兴责任的后备科技人才,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使命,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与普及,凝聚、吸引广大青少年立志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事业。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任务。发挥高校的科技、教育、文化优势,积极、主动、义务地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普及,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是弘扬现代大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形式,也是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体现。41所承办高校共同向全国所有的高校发出了倡议和承诺。
    开幕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向北京9所高校领导授各分营营旗。9所高校的领导把分营的营旗授给了营员代表。来自北京、成都、云南的三位同学代表所有营养发言,我省普洱市澜沧县一中高二学生李谡焓光荣入选。表现良好。我省昆明市十四中学的赵鍇源被选为北京大学高校营火炬手之一,从院士手中接过神圣的火炬……
    开营仪式结束之后,1300名营员分别走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北京高校,参加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体验、交流和实践活动、聆听大师教诲、感受科技魅力、交流科研心得,体验高校生活。
    北京大学分营活动
    北京大学分营共有青少年营员300人,来自新疆自治区、青海、宁夏、海南各10人,北京、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四川、吉林、黑龙江、贵州、山西、内蒙古、云南各20人,带队指导教师:30人,科学营班主任(北大):20人。
    在营员的管理上,科学营以营员兴趣为导向,采取“班级双轨”管理方式,要求全体学员“吃在北大,住在北大,学在北大”。分班原则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划分班级,全营划分为10个班级,每班30人;入营前北大科学营管理办公室将依据营员兴趣及填报的学科方向进行分班。每班级将配备2名北京大学指定的班主任。
    北京大学分营班级的名字非常有意思,十个班级采用十位北京大学科学家的名字:他们是:邓稼先班、朱光亚班、彭桓武班、黄昆班、周培源班、许宝騄班、吴大猷班、王选班、江泽涵班、唐敖庆班。十位科学家的名字印在同学们的胸前,增添了神圣与使命感。各班班服也设计得非常漂亮,十个班级十个颜色,显得活泼亮丽。
    活动内容有未名讲坛、未名科研体验、未名群英会、未名百科知识竞赛、素质拓展系列活动、未名创新墙报展示、北京科技之旅(中国科技馆、中国航天城)、北大校园导览等活动。在为期7天的活动中,学生们参观清华校园、北大校园、聆听杨振宁等院士专家报告,走进重点实验室、图书馆、参观中国科技馆、中国航天城,越野拓展、与北京大学学生精英深入交流等活动。活动令同学们耳目一新,流连忘返。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虽然辛苦,但是很快乐,大家都说:太好玩了,学到了很多东西。
    本次云南省参加北京大学高校科学营的营员为来自昆明市、曲靖市、普洱市、大理州、楚雄州4个州市16所学校的20名名学生(其中女生8人、男生12人)和2名带队教师。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1人,占据50%。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在出发到北京前对所参加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活动目的和意义、安全知识、途中和营员活动期间注意事项、入营需知等做了初步介绍和了解。北京大学入营报道后,学校还专门组织了入营培训。
    在“这个夏天很特别”的北京大学高校科学营地闭幕式上,学生还自导自演一些文艺节目,精彩不断。大家依依不舍,同学们动情地高喊着“今天走进北大,明天走进北大”,新浪微博 “@北京科学营”的师生把在科学营期间的精彩瞬间、照片都发微薄共享,提交内容优秀的营员还能获得媒体联络处提供的小奖品…
    此次活动,给同学们展现了一个全国一流的、全新的校园和校园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了高等学府的魅力,也体验了高科技的神奇,让同学们心生向往, 7天的活动,激励着同学们“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我要考上北大、我一定要考上北大”的信息和决心。
    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二纳西女孩杨瑢在评估反馈收获中写道:用科学健康的思维方式,系统、有条理的学习方法;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学会团队合作;有了更加清晰合理的未来规划;用更加开阔、理智的眼光看待世界……
    昆明第三中学高一班的王诗明同学在评估反馈表里写道:这些学校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学府,原来也许对这份梦想有的只是些许期待、盼望,而现在,则对这个梦想开始有了情感与承诺,为了它,努力奋斗!
 

文章主题词:
(作者:杨晓云)
评论(0)